诗歌、戏曲、歌咏等艺术形式都讲究压韵,书面语言也叫合辙。我们老百姓大老粗一般叫“连句儿”。河洛大鼓的唱词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当然也得讲究压韵,如果唱起来不“连句儿”,东一斧头西一镰的,还不把听众给唱跑了?
河洛大鼓的韵同戏曲艺术一样,大致分为十三种类型:
丁咚韵:韵母落在eng ing ong 上,如:大清一统镇江红,五谷丰登民太平……
天仙韵:韵母落在an上,如:大宋一统镇江山,五谷丰登民安然……
沧桑韵:韵母落在ang上,如:大清一统镇家邦,五谷丰登万民康……
壬辰韵:韵母落在en in un上,如:大清一统镇乾坤,五谷丰登万民春……
一昔韵:韵母落在i上,如:大清一统镇华夷,乾隆皇爷登龙基……
插花韵:韵母落在a上,如:大清一统镇中华,五谷丰登万民发……
拆开韵:韵母落在ai上,如:仁宗天子坐龙台,五谷丰登民康泰……
多梭韵:韵母落在o e上,如:大清一统镇山河,五谷丰登民安乐……
高蒿韵;韵母落在ao上,如:太阳出来一竿高,姑嫂二人把菜挑……
督促韵:韵母落在u上,如:悠悠华夏中华民族 代代江山人才辈出
忧愁韵:韵母落在ou iu上,如:浪荡江湖数十秋,投亲戚不如访朋友……
墨黑韵:韵母落在ei ui 上,如:说一个小伙叫一点墨,说一个姑娘叫白石灰……
蝶血韵:韵母落在ie ue上,如,鼓打三更交半夜,小二姐楼上未安歇……
韵的名称有名种名样的叫法,但意义都一样,主要是落音在什么韵母上,就以相同韵母的两个字来命名的。
上面所列举的十三种韵在河洛大鼓艺术中都有应用,但相对而言,蝶血韵、墨黑韵、督促韵、拆开韵等因韵辙较窄,即这类韵母的汉字较少,属于比较冷癖的韵,一般较少用。其它的韵在河洛大鼓中用的就比较多,但用得最多的,当属丁咚韵、壬辰韵、天仙韵、沧桑韵等,因这类韵母的汉字较多,因韵取字最方便,故得到广泛运用。
在丁咚韵、壬辰韵、天仙韵、沧桑韵四大韵中,丁咚韵又为最。为什么丁咚韵用得最普遍呢?因河洛大鼓的前身就是“鼓儿哼”,每一句的落间习惯用鼻音来哼腔,而哼音的韵母恰巧就是丁咚韵的韵母“eng”,丁咚韵的落音与最蕴合,也最协调。故丁咚韵是河洛大鼓的主要韵。
在戏曲或其它曲种里,讲究“归韵”,即每句的拖腔必须保持原韵母的音,如沧桑韵的尾腔一直是ang音,而不能变成“an”音或“eng”音,否则便认为是跑韵了。河洛大鼓则不然,因为其“鼓儿哼”的哼音的特殊性,允许其它所有韵的尾音可可以转到“eng”音上,以利于使用鼻音来哼腔,不认为是跑韵。当然这只是传统的唱法,现在一些比较新潮的唱法已经抛弃了河洛大鼓的哼音,而落在其它的韵上了。
每段唱词除开头第一二句必须压韵外,后边的唱词都是逢双必压韵,逢单可以压韵,也可以不压。
一般来说,在一段连续的唱词中,河洛大鼓讲究一韵到底,中间不能随便变韵,不象快板书、数来宝那样,两句一变韵的。也有中间变韵的情况,如《王二姐思夫》王二姐一年十二个月的思念就变化了十二个韵辙:
正月里来正月正, 正月十五闹花灯,
夫妻双双把灯观, 奴家绣楼冷如冰,
二月二,龙抬头, 几分悲伤几分愁,
何日能见奴夫面, 苦日子啥时熬到头,
三月里来三月三, 娘娘庙里起香烟,
人家烧香祈儿女, 奴家烧香盼夫男,
四月里来四月八, 想起丈夫泪花花,
肝肠断,泪如麻, 骂了一声狠心的他,
莫非你不恋家花恋野花, 沉浸在温柔乡里不回家,
五月里来午端阳, 大麦棕子饮雄黄,
端起一杯雄黄酒啊, 猛然想起奴夫朗,
一口酒,一行泪, 天上牛朗会织女,
人家一年见次面, 咱夫妻相见何日期,
八月十五中秋节, 西瓜月饼赏寒月,
人家赏月团圆乐, 独把奴家一人撇,
九月九重阳寒霜降, 一场秋风一场霜,
霜打落叶还归要, 奴夫你咋不还乡,
十月里,十月一, 家家给鬼烧寒衣,
人人都把棉衣换, 奴夫你可有替换的衣,
俺给你做身棉衣裳, 如今还锁在柜子里,
十一月,雪花落, 奴家绣楼泪梭梭,
人家夫妻团圆乐, 自叹红颜多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