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
来源:美篇 作者:周会芳 日期:2023年02月17日 点击量:
 

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

金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

正月二十二,新年钟声的余音还回响在耳畔,大街小巷依然是灯树千光照,疏影满枝桠。

早些年,腊月正月,请说书的一场接一场。乡村人家,生日满月,升学盖房,祝寿婚娶,甚至寻找丢失的东西,都是要许愿的,如愿以偿了,又需还愿。还愿时,不演电影不唱大戏,请来说书艺人唱几场书,这书,就叫“愿书”了。娶媳嫁女,叫“红书”。小孩儿满月吃面,叫“面书”。老人做寿,叫“寿书”。还有“挂匾书”、“立碑书”、“升学书”、“谢礼书”等,乡村人但凡有事,都离不开说书。

腊月正月,是说书艺人繁忙而快乐的好日子。这不,在正月二十二这喜庆的日子里,偃师山化乡王窑村孟咀的孟宪安老人,迎来了他的七十二岁华诞。孟宪安乐善好施,在乡邻中享有很高威望,又偏爱民间曲艺,凡事都很有传统仪式感。他提前三天,特意请来了巩义市河洛大鼓说唱团的名家李新芬、牛会玲、贺素英、琴师陈振奎,以及当地鼓书艺人姬妞,在自家厅堂里设案为街坊邻居演唱鼓书,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庆贺自己的生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真善美,也为村里的老年人带来了欢乐。

origine16fa02d9f763b0f472cc71422128f26.jpg

origin02acd55be06980cd63b73983d56dc32f.jpg

寿桃是中国神话中可使人延年益寿的桃子,寓意延年益寿。寿桃指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做成,也有用鲜桃的。神话中,王母娘娘做寿,设蟠桃会款待群仙,所以一般习俗用桃来做庆寿的物品。寿桃之所以叫作寿桃,也是因为人们认为桃子是来自天界的仙果,吃了可以保佑人们健康无病。所以寿桃还寓意着长命百岁。生日宴会上孟宪安满面红光捧着八斤重的面做寿桃展示给大家观赏。这么大的寿桃,多年来已罕见。以面粉作桃身,叶蒂枝脉用食色染就,桃嘴儿又以胭红点染,饱满圆润,鲜灵欲滴,将桃子的自然生态,做了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大家以热烈的掌声祝福孟宪安老人生日快乐、健康长寿。趁兴致正浓,孟宪安拿起鼓槌和梨花板在琴师伴奏下即兴演唱了一段鼓书,也为在场的乡亲宾朋送上真诚的祝福。

origin813088b6ed17fc5a7841ed8b74f7362a.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少年来,走向串户去演唱的河洛大鼓走向了低谷,但河洛大鼓就像一粒种子根植在鼓书艺人的心里,他们期待着有朝一日发芽开花。ﻪ ﻪ2006年5月20日,走过百年沧桑的河洛大鼓,这个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活的文物”,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惊喜的消息使鼓书艺人春意萌动的心里充满了灿烂的阳光,充满了河洛大鼓的馨香。

孟宪安老人的生日宴会上,河洛大鼓的第四代传人李新芬,梨花板摇响连串的花音,书鼓敲出厚重的节奏,坠胡下滑到一个低音处,巧妙切入润腔过门,把前奏自然铺垫开去。在千回百转,且吟且叹的长调里,李新芬忽地甩出一声长腔,扬至高音时,抖上三抖,颤上三颤,渐渐归入“正板”,开始唱将起来了。

origin5828a37f2a989d7375c2fe8dc987a496.jpg


书鼓,要敲出节奏韵律,敲出轻重缓急,敲出气势和情感。梨花板,要击出急切紧张的气氛,击出舒缓细腻的情景。应理解唱词含义,掌握唱腔板式和念白调门。得学会拉弦子,懂了乐曲,唱腔念白才有韵味。且要讲究手眼身法步,注意表情,眼神,身段,手势,还有台步。还要注重运用道具,比如手里的鼓槌,砍出去是刀,刺出去是剑,扎出去是枪,挥起来是棍棒,竖起来就是一杆大旗。

书鼓第四代传人牛会玲大腔大嗓,激昂高亢,念白风趣幽默,清越洪亮,既通俗又接地气,架势如黄忠赛云龙,很符合巩县人粗犷豪爽的性格。通俗精彩的演绎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origin89d205fbdc45df4b52519543f46fdd07.jpg

origin249cb6993d108b97809a719c77260c09.jpg

早年间,“梨花大鼓”传到南阳,与“南阳鼓书”融合,形成了鼓儿词。梨花大鼓原先叫“犁铧大鼓”,是山东民间敲书鼓击犁铧唱农歌的娱乐形式,跟梨花毫无关系。“犁铧”二字土且俗,少风雅,艺人便取其谐音,美名为“梨花大鼓”,那两片犁铧,也被打造成两枚月牙钢板,雅名“梨花板”。梨花板和书鼓,使鼓儿词的气势更加粗野,更加狂放。美中不足的是,鼓儿词无琴弦伴奏,尾音和拖腔靠艺人用鼻音来哼。百转千回的鼻音曲折绵绵,如纺车轻转,似蜜蜂采花,像和尚念经,故而,鼓儿词又叫“鼓儿哼”。这种鼻音哼唱的方式,一直被艺人延续着。“说书讲究三十六唱,七十二哼,一唱就哼哼,不哼不中听”。

如今,河洛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河洛地域遍地开花,走进学校,走近寻常百姓,学生、退休职工积极投师学艺,河洛大鼓传人尚继业的学生贺素英也登台演唱为孟老贺寿。

origin3eff060b617e600702ef11bf0298bb53.jpg

origin0f51ea458154d27d9c1639bd0b83bf3b.jpg

百年前的河洛大鼓还不叫河洛大鼓,曲调也不是现在的曲调。那时的曲调,是流传在洛阳一带的“琴音”,高雅缓慢,庄重肃穆。据说这曲调是从宫廷里传出的,又称“宫廷琴音”。这琴音一从流入民间,说唱艺人便依曲填词说唱了。语句文雅,旋律委婉,唱段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悠长,这种说唱形式,叫“琴书”。琴书艺人多出在洛河沿岸的洛阳、偃师、巩县,还有孟津、灵宝、渑池。起初,琴书只在官宦、商贾、乡绅和文人雅士间流行,书场多在“堂会”上。

孟老的这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巩义和偃师的说唱艺人联袂演出,不仅给宴会带来了高涨的气氛,也切磋了说唱的技艺,更增加了两地艺人的情感。

origin0e8265b7a4482903393f2e07364afd16.jpg

originee39867804c189b38322891acc985e4c.jpg

宴会上又忽闻喜讯,李新芬老师在2023年宝丰马街书会上一举夺魁,赢得书状元称号,真可谓喜上加喜。在李新芬童年的记忆里,满满是学艺的辛苦和艰难。受评书大师刘兰芳和袁阔成的影响,上小学就立志学说书。在环境恶劣的登封朝阳沟一个破院子里,啃着红薯瓜,身上生着虱子坚持学艺几个月。

那时逢年过节或是农闲,打麦场上,暮色降临了,树枝上挑起一盏马灯,灯下搁一张方桌,伴着一把悠扬的坠胡,随着一面咚咚的书鼓,和着一对叮当的梨花板,说书艺人且说且唱,且哭且笑,一声粗犷,一句激昂,给乡村带来了喜悦和娱乐。男女老少,走出家门,来在书场,或站,或蹲,或坐,暂且忘却了田间的庄稼农事,忘却了家中的柴米油盐,忘却了憋闷在心内的愁苦烦忧,只专注于说书人讲述的忠奸纷争、侠义情仇的故事里。李新芬学成后又凭着两只脚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入村进户,走烂鞋子磨破脚掌跟着师傅去演出,有一次在凛冽的寒风里演出时冻得哭着唱着,刚好也是哭戏,感动地周围群众流着泪直拍着巴掌叫好。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李新芬老师今日的成功,为说书人挣得了荣誉,为巩义增添了光彩,为河洛大鼓打开了更新的局面,她觉得以往所吃的苦受的罪都值了。

origin4118ab59353d6525237481a86bc73293.jpg

ed4170f5aade8e08f938f6a8289cc0ee.jpg

汤汤流淌的洛河,在遥远处与黄河缠绕交汇,大河流淌历史,洛水映照炊烟。李新芬荣誉的获得,使说书艺人思绪变得更加开阔,更加高远。如生命一般悲壮美丽的洛河,生生不息,亘古悠长,而传唱至今的河洛大鼓,就是这块儿土地的魂,河洛流域,作为河洛大鼓灵魂的载体,河流在,灵魂就在,河洛流域就是河洛大鼓灵魂的圣地。

祝福孟宪安老人安康吉祥!

祈愿河洛大鼓万代流传!

origin5cb3199d40ac187f06c457580f1809ac.jpg

制作:  周会芳,郑州市作协会员,热爱朗诵,热爱写作,钟情于诗歌及散文,愿用文墨写一纸清欢,愿用声音扮靓自己的生活。

喜欢() 严正声明:本站文章可以分享,但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看完了,点评一下呗!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