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社会传播态势的思考
康红许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摘要:河洛人鼓是流传于河南洛阳一带的说唱音乐,它从形成到兴盛以至于目前的衰败自身的传播态势有很大的联系。笔者从政府的保护措施利河洛大鼓艺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进行思考,以及我们教育界应该怎么介入才能使河洛大鼓重新绽放艺术魅力,从而达到继承和发扬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
关键词:河洛大鼓;洛阳琴书;说唱音乐
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09)02-0138-02
河洛大鼓是流传于河南洛阳一带的说唱音乐,主要在农村传唱,重在叙述故事表达心理活动的民间音乐。是我国稀有的民间曲艺,在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概述
河洛大鼓属于说唱民间艺术,音乐唱腔热情洒脱,高亢嘹亮,旋律优美流畅,它的说唱既能充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具有歌唱性又能描述、叙述故事情节体现其叙事性。演出形式简单,演唱者左手持月牙钢板右手击鼓,另一个人拉坠琴伴奏,两人足已。当然也有乐队伴奏参加演出的人有十几个(乐器主要由坠琴、笛子、扬琴、二胡、三弦、琵琶等)一般在较重大的活动或比赛时用。河洛大鼓音乐的旋律以级进和同音反复为主,四五度大跳为辅,偶尔出现
小六度大跳,既保证了音乐旋律的流畅,也赋予河洛大鼓的鲜明个性;调式上:运用色彩明亮而又稳定的五声宫调式,音乐的音阶主要运用五声式中的五个正音,偶尔出现装饰和经过性的偏音进行装饰,从而确立了河洛大鼓鲜明的民族特点。河洛大鼓的艺人们还常利用离调和泛宫转调来丰富调性和进行调式对比;河洛大鼓的音乐唱腔属于板腔体,有多种唱腔板式唱腔组合的板腔体结构。以<平板>为基本板式,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采用相应的板式(如:伤感时用‘悲平板’,情绪激动时唱‘飞板’);语言上:以豫西方言为主要特征,构建了以河南方言音韵为基础的旋律特征,赋予河洛大鼓鲜明的地方特色。
河洛大鼓在当地被称为“说书”,强调了“说”(即道白)在艺术中的地位。利用“说”“唱”来表情达意,它的道白是该艺术的又一大特色。在演出时利用通俗的当地语言道自来叙述故事或描述地理环境使观众入戏快;经常利用口技来模仿风云际会、金戈铁马。这样既能使听众改变长时听歌唱的乏腻,又能使听众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加强河洛入鼓的吸引力。
河洛大鼓的前身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洛阳琴书”。“洛阳琴书”当时只在官宦、商绅和文入之间传唱,属于上层艺术。虽然“琴书”旋律委婉细腻,但节奏缓慢冗杂音调低沉,具有威严正坐十唱九哼的特点,听着让人着急,因此并没有在当地广为流传。到了20世纪,初当地两年遭水灾粮食绝收,为了生存洛阳偃师的琴书艺人段雁、吕禄、胡南方三人来到河南南阳卖艺行乞,并和南阳鼓书艺人李狗结识。在沿街卖艺同台献艺的过程中,吸收了南阳鼓词高亢嘹亮的唱腔以及自由灵活的表演动作,后来又吸收了河南坠子的音乐唱腔和坠琴,经过艺术的吸收融合使琴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业人员有上千人之多,作品也数不胜数,而观众如遇到农闲演出时每个演出的台下黑压压一大片有上千人之多,掌声震耳欲聋,就连几岁的儿童也钻在人堆中听得津津有味。从此河洛大鼓成为洛阳一带人人喜爱的民间艺术。1952年经周恩来总理建议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二、河洛大鼓的历史传承
河洛大鼓音乐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即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河洛大鼓在传承方式上强调宗亲传承和师徒传承,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虽然能保留音乐的独特韵味和唱腔特点,但对曲目的保存与文字的整理不利,这也是民间音乐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河洛大鼓在创作方式上基本上采用移植改编(即选取当代社会新风、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或小说进行改编创作使其成为河洛大鼓的题材)。在上百年的时间内河洛大鼓的作品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河洛大鼓的书目分传统和新编两种,新编书目是指解放后至今创作的反映近代与现代生活为题材的书目,如《土地回老家》、《雷锋》、《小女婿》、《养猪小厂长》、《偃师三十二年规划》、《送子参军》、《李老三修渠》《计划生育好》、《夫妻嫁娘》等等。传统书目是
指以反映古代生活为题材的书目。传统书目又可分为三类:公案、剑侠、演义、神话一类,如《包公案》、《刘公案》、《小八义》、《济公传》等;歌颂贤、孝、贞、节,鞭挞嫌贫爱富等丑恶行为一类的劝世书,如《鞭打芦花》、《郭举埋儿》、《刘万舍子》、《三女婿拜寿》等:反映大众生活,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书,这类书以小段、书帽为最多,如《偷石榴》、《尿床王》、《小黑驴》等。
作品在长度上分为:短篇、中篇、长篇三种,短篇的一般在20分钟至两个小时左右(如《姜子伢卖面》、《雷峰》等),中篇演出时间为三天左右(上午下午晚上各演出两三个小时)(如《劈山救母》《大严嵩》),长篇可以连唱几个月(《水浒》《三国演义》《杨家将》等)。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时间共有五代艺人,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艺人。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洛大鼓形成于20世纪初,兴盛于五六十年代,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洛大鼓也同其他民间音乐的命运一样走向了衰落。衰落的原因主要是:艺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创作出适合当代观众欣赏口味的新作品;老百姓的娱乐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河洛大鼓,而是向电视、电影、歌舞特别是现在的网络转移;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以演出为主要谋生手段,而转向其他行业就业,致使从业人员锐减。由于上述原因,河洛大鼓从原来的每个县都有由一二十个以演河洛大鼓为主的曲艺队,到目前整个行业只有几个人,并且还是兼职的老艺人,以至于河洛大鼓面临后继无人濒临绝境的状况。
三、河洛大鼓的现状及其传承措施
面对着厚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感到痛惜,抢救河洛大鼓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97年一篇《河洛大鼓濒临绝境,热血艺人呼吁抢救》的文章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为了抢救这稀有的民间艺术,1982年,洛阳偃师市文化馆举办曲艺学习班,招收男女青年学习河洛大鼓。该县文化馆还多次组织艺人进行专场演出或到农村巡回演出。1985年5月,该县文化馆开始举办河洛大鼓书会。现已先后举办了11届河洛大鼓书会,届时各地的艺人们前来
千方面免费为群众献艺,扩大河洛大鼓的影响力使人们对河洛大鼓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艺人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切磋技艺提高自身素质。
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是,2006年河洛大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已经有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目前,洛阳市有关部门已对河洛大鼓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全市河洛人鼓的艺人进行声像存档;整理河洛大鼓的代表性曲目;有计划地对重点对象的扶持与帮助;还将恢复河洛大鼓书会,促进河洛大鼓的传承发展。偃师市有关部门对现在从事河洛大鼓的艺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演出经费:巩义市财政拨款2万元用于录制光盘;河南的音像出版社特别是黄河鼓吹台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音像制品,也为河洛大鼓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民间自发保护和传承河洛大鼓的各界人士更是踊跃非凡。尚基业2004年出版的《河洛大鼓初探》一书这是河洛大鼓史上的首部论著。此书对河洛大鼓的历史渊源、曲种形态、曲本文学、唱腔音乐、舞台表演等领域都进行了探讨。2004年和2005年,他将一些河洛大鼓曲日制作成5套光盘,让它们走进音像店出售。这对于河洛大鼓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洛阳师范学院的马春莲在国家级音乐期刊上连续发表有关河洛大鼓的文章;郑州晚报发表的《从相当辉煌到后继乏人河洛大鼓的光荣与梦想》以及各版刊杂志都在为挽救河洛大鼓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虽然河洛大鼓还在洛阳一带为农村的红白喜事演出,但已经大不如从前辉煌了,观看演出的人和演出的场数已为之甚少,濒临绝境。面对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除了政府加大力度从政策的扶持外,还应该在财政上拨专款来提高艺人的生活水平和演出环境,让艺人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创作与演出之中,从而创作出适合现代人欣赏水品的作品;其次,我们的教育行业特别是当地的音乐院校要设立河洛大鼓音乐专业,为河洛大鼓提供源源不断地高素质从艺人员,并成立河洛大鼓音乐研究所,研创更富有魅力的声腔、剧目以及演出形式,为河洛大鼓的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另外,音乐学家和民俗学家们要进来参与记谱、整理保存曲目和出版乐谱;音像出版社担负起出版音像制品的重担,为河洛大鼓的再次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各界人士的努力,河洛大鼓会以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贵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会在民间曲艺的殿堂中发出璀璨的光芒,会作为民族音乐的精品而流传后世!
参考文献:
2004(3)河洛大鼓的音乐形态探析.音乐研究.
罗杨主编.洛阳市志第十三卷.中州古籍出版社.
从相当辉煌到后继乏人河洛大鼓的“光荣与梦想”.
廖天瑞等.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马春莲.“河洛大鼓”传承方式初探.中国音乐学,
郑州晚报,200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