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洛阳偃师一带为河洛大鼓的主在发源地。由洛阳琴书和流行于河南一带的大鼓书相互借鉴、融合而成。早期被人们称为“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20世纪50年代初被文化届正式定名为河洛大鼓,民间俗称“说书”。 河洛大鼓,唱腔质朴流畅,清新明快,热情洒脱,便于叙事和抒情,既能发挥音乐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又能表现出说唱音乐的叙事性。河洛大鼓艺人大多都是河洛一带的本土人,在演唱中融入了大量的,充满乡士气息的河洛方言,使听众感到亲切自然。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赢得了豫西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迅速在伊、洛河两岸流传发展开来。 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曾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代表大会,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河洛大鼓经历了百年的辉煌,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变革,因诸多原因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迅速衰退,进入了涉临灭绝的境地。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见过河洛大鼓?请参看上面的视频也可以参看下面图片,也可访问“河洛大鼓网”(http://5hlgy.cn)或“河南曲艺网”(http://hnqyi.com)了解河洛大鼓方面的更多信息。
关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