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的传承脉络
来源: 作者:吕武成 日期:2014年04月03日 点击量:
 

 

河洛大鼓的传承脉络

 

吕武成

 

河洛大鼓的形成及传承脉络是多样的。据笔者了解,最为明显有据可查的传承体系当数偃师一支,即段雁、吕禄、胡南方等传承谱系清楚,没有断脉,每一代的传人都有代表性的艺人。段、胡、吕这一支是河洛大鼓主要的传承脉络,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传承体系。

巩义的河洛大鼓来源于偃师,这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二代艺人叶刺猬系段雁之徒,刘林投吕禄为师,迅速在巩县传衍开来,盛行乡里,名家辈出,深受欢迎。

孟津县的河洛大鼓分别由偃师和巩县两地传入,如孟津县第三代河洛大鼓艺人李玉山投师巩义的李富德,成了孟津河洛大鼓名艺人。李玉山一生授徒最多,有其弟李小五、张建波、张建贞、雷占奎、陈跟登等。形成了李玉山河洛大鼓孟津主要派系。另外还有孟津的周庭癸投师偃师的赵才,传艺于四代艺人乔新甲;偃师第二代艺人高久常传艺于孟津的畅朝、武柳柱,畅朝又授徒尚照河、韩渊、杜子京等,形成了孟津县的另一个流派。

登封的河洛大鼓追根溯源也应来源于偃师,系河洛大鼓第三代艺人王周道老师传入并发展开来,而王周道之叔父王松枝系一代开山祖胡南方的琴师。

早期,宜阳的河洛大鼓第二代艺人冯光照投师何人不详。第三代艺人焦五辈河洛大鼓第二代名家张天培的大徒弟。因此宜阳的河洛大鼓艺术基本上来源于偃师。

黄河北温县、孟县、济源的河洛大鼓深受山东梨花大鼓的影响。清朝光绪年间,有山东的梨铧大鼓艺人郭明堂把梨铧大鼓传入孟县,先后被温、孟两县的“洪山调”艺人李氏兆银、杨全仁等习学。1923年,巩县、偃师一带的艺人陈有宫、李富法(经查证,怕是“李富德”之误)、扬大会、扬二会等来温孟滩演唱“靠山簧”(早期的河洛大鼓,陈有宫、李富德,扬大会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河洛大鼓艺人),被争相习学。1931年前后,受河南坠子的启发,温县的杨全仁与孟县南庄的伴奏艺人王怡新将“靠山簧”和“梨铧大鼓”融为一体,自称“大鼓书”,因孟州系古河阳府,也称“河阳大鼓”,六十年代后也称为“河洛大鼓”。

新安县的河洛大鼓传承比较复杂,据上辈人传说,早在1900年前,铁门油沟的董金秀、北冶的裴国瑞、裴国方二兄弟等就已经演唱大鼓书,并且已很接近如今的河洛大鼓,但他们授徒何人,是怎样传承下来的,无从查考。铁门的河洛大鼓艺人张德星原投宜阳盐镇的田林子演唱洛阳琴书,后来改唱河洛大鼓,在新安县影响较大。正村乡中岳的王振松老师初投孟津的马甲申,后投巩义的陈有宫。学艺有成后在新安县广收徒弟,如王何清,郭黑蛋、毛久常、冯对子、王赞等,是新安一支较大的派系。

河洛大鼓流传地域广、流派多、传承方式也比较复杂。大多数河洛大鼓艺人都从艺老师和行艺老师,究竟以哪一个为准,为正式老师呢?很难定论。如河洛大鼓第四代艺人段界平先投师扬二会,曾追随王周道学艺三年,也是张天培的门外弟子。正因为他取百家所长,才成为一代名家,如此例子很多。

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部分信息,绘制了河洛大鼓艺人传承谱系图,失误之处在所难免,仅供朋友参考

 

喜欢() 严正声明:本站文章可以分享,但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看完了,点评一下呗!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