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振兴"鼓曲唱曲"的再认识·张守振
来源: 作者:张守振 日期:2014年04月03日 点击量:
 

 

对振兴"鼓曲唱曲"的再认识

张守振

中国农业文明塑造了鼓曲唱曲,鼓曲唱曲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精神标志。它的繁荣和发展,始终面临着一个不断适应新时代,表现新的生活,满足新的观众,及其新的审美需求问题。

河南曲艺主要是各种鼓曲唱曲。它的共性为由演员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交待故事情节摹拟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一般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它灵活简便,词曲通俗、素有文艺轻骑之称。解放前,目不识丁的农民读不了四书五经。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大鼓等曲种是他们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鼓唱曲在道德传承,文化普及正统观念的灌输等诸多方面也承担更多责任和使命。一个民族造就了鼓唱曲文化,鼓唱曲文化造就了一个民族。上个世纪,鼓唱曲也和戏剧一样,在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承担了团结民众,唤醒民众而纳喊的责任。在中国人民解放的史册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鼓唱曲也一度演变成阶级斗争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突出的政治地位。

大集体时,逢年过节,跑旱船、舞龙灯、村村搭戏台演大戏。鼓曲唱曲艺人常年活跃在农村山区,使曲艺市场红红火火,他们跋山涉水,走乡串店,一般都在街头巷尾。打这些节目常年演出,经久不衰。

以后县文化馆就把这些老艺人聚中起来,从农村招几个初中毕业的姑娘,只要长相好,噪子亮就中。成立专门的曲艺说唱团,他们深入农村为农民说书。说唱团的人一进村,农民就高兴起来,小孩围一群。抢着管饭,家家户买菜打酒,盛情款待曲艺艺人。晚上一开书他们把动人情节讲得扣人心弦,使人拍案叫绝,或说到高兴处,听书人轰堂大笑,前仰后合。现在,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电视进入千万家、无论是乡村和城市,再也见不到书场了。每逢夜晚,老百姓坐在电视机旁去品尝着新的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大众化、使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改变了。

河南曲艺也和戏剧一样都受到不同的冲击。河南专业曲艺团体除省歌舞剧院曲艺团以外,几乎是廖廖无几。二十年前县市都有说唱队,百分之九十已不存在,团队解散,演员失业,编导改行,创作枯萎,艺术水平下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赵静老师、刘宗琴老师已七十多岁。年轻鼓唱曲演员王小岳已撒手西去。鼓唱曲市场几乎被五花八门的大众,通俗文化全面占领。电视台除了梨园春还是梨园春,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大鼓这些鼓唱曲被挤到边缘和角落,曲艺的生存举步艰难,可以调查。一个电视台鼓唱曲节目能占全年文艺节目百分之几。文革以前,连人民文学,人民日报都刊登曲艺唱词,现在全省有几家报纸杂志登过曲艺唱词。

信息技术发展和电视普及工程奠定了电视文化的霸王地位。是当下老百姓最主要家庭娱乐和文化生活方式,斗室文娱时代改变了人民生活方式,这是历史的进步,人类训马的历史从原始社会都已开始,但汽车耿车的出现就把马作为代步工具的历史化作句号。

鼓唱曲艺术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滚滚向前,而不丧失其本性,是在历史演变之中。于不断革新创造的同时,始终保持了使自身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立价值的特性即其本质特性,革新与发展必须用好的曲艺节目争取观众。

鼓唱曲创作人员必须研究好观众心里,好摸清观众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想什么,弄清他们审美情趣、需求、爱好、按照他们审美趣向去选材创作,是曲艺节目倾倒观众、征服观众、唯有广大老百姓欢迎的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首先,丰厚的传统遗产,特别是千百年来长演不演的传统曲目,在新时代演出实践中得到整理改编和加工。以此来焕发旧节目的新生命,满足新观众的新需求。

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创造能够反映和表现现代人生活内容与思想感情的新程式与新技巧。用旧的传统形式来表现新的生活内容,构成说唱艺术要素之中,程式性的因素,占取相当的分量,而所有的程式,均是在反映生活创演实践中发展形成的。

新的历史时期,观众欣赏趣味的多样化,是指运用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手法与技巧,严肃而深刻表现和反映现代人的精神风貌。一方面体现现代人的审美理想一方面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才是鼓唱曲艺术活动主要目的。

其次,用名角名节目迷住观众,明星效应是号召观众得力手段。去年河南首届曲艺节,我们和范军陪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同志去看少林寺,范军下车就被大姑娘、小媳妇团团围住,并低声叫着范军、范军,这个叫合影,那个叫签字,弄的范军苦笑不得。如果加大力度,培养明星、宣传明星、充实带动演员队伍,实现资源共享,让鼓唱曲事业随着明角的上场火起来。

舞台说唱曲艺之后,出现了广播曲艺和影视曲艺、网络曲艺也将为现实。面对不同传播媒体,用不同的特点适应新的载体,占领新的阵地,创造新的辉煌。来培养新的观众。加大力度宣传鼓唱曲作品,宣传鼓唱曲演员,报纸上应多登配合中心的鼓唱曲作品。曲评感想,文艺部门应和新闻单位通力合作,将鼓唱曲信息、演员成就介绍给广大群众,发挥广告宣传优势。制造鼓唱曲热点,或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网上操作,把鼓唱曲送进校园普及曲艺常识,组织中学生看鼓唱曲学鼓唱曲评鼓唱曲、去培养学生观众,到田间矿山演出,营造鼓唱曲良性发展何愁鼓唱曲不能复兴呢!

谈鼓唱曲发展,古代的歌舞曲已近一千多年,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现在鼓唱曲应该变个样子,或鼓唱擎曲和舞蹈相结合,或鼓唱曲和戏曲、音乐相发展。如果鼓唱曲形式、内容不变,恐怕在农村阵地也保不住了。

目前存在着新观众与旧观众问题,从前观众是目不识丁的农民,现在是有文化修养青年农民,还让那些瞎子聋子、演员下乡演出行吗!鼓唱曲解决了观众问题,就会大大向前发展。他是一个艺术品种,它失去了一代观众,应该从形式上找原因。鼓唱曲内容好坏是一篇书目的事,而形式的优劣是整体的事。首先艺术形式的发展是艺术品种发展的首要标志。现代青年感到戏曲形式外貌不美,终极是人的本质力量之变。形式不仅仅要适应内容的需要,而且要受人们审美情趣的制约。艺术形式的变化构成培养人性,塑造心灵的,艺术本体世界的一个方面。

鼓唱曲的革新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老生常谈。继承是必要,发展是主要,这才是硬道理。

鼓唱曲形式有动作、声腔、念白、器乐、音响都要革新,以适合青年人的情趣和美感。要让鼓唱曲说唱形式和喜爱表现协调。时代变了,鼓唱曲也要变,让他变得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观众,体现着继承与发展的正常关系。

鼓曲唱曲,它们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曲种的使命,是继承弘杨民族文化,这不仅是昨天的承诺。也是今天和明天的历史使命,所以要像保护文物那样去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有关文化部门应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抢救记录,挖掘整理,改编创新,建议地市级要有专业的曲艺团队,是传统曲目和新创曲目有实验园地,另外有条件地县市要办短期训练班,让青年人学曲艺、唱曲艺、把普及工作像普及流行歌曲那样普及到中小学生中去,鼓唱曲才会有所发展。

鼓曲唱曲改革首先从领导做起,要从领导部门和管理部门做起,给曲艺团体一个宽松的环境,包括编制、工资、经费、指导曲艺工作要看到全国,看到广大农村,看到老少边穷的山区,这样才有利于鼓曲唱曲事业的发展。电视台要办曲艺大舞台,使鼓曲唱曲这种曲艺形式立于不败之地。报纸杂志要开办曲艺创作园地,刊登一些曲艺新人新作,以推动鼓唱曲的历史发展。

时代在腾飞,社会在前进。我们中国将告别农业文明,迎来黄金盛世。六千年民族生息,持续不断的文化精神是最有生命力的。

我企盼着中华民族鼓唱曲艺术最终成为全人类精神财富而永远发扬光大。

(2003年河南省文化厅文联曲艺论文二等奖)

 

喜欢() 严正声明:本站文章可以分享,但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看完了,点评一下呗!
  • 全部评论(0